双城记(26)丨兼容并蓄的川剧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2-12-02


双·城·记


成  /  都  /  &  /  重  /  庆



双城记栏目将聚焦成渝双城

放眼巴蜀文化,以两地不同的视角

展现这片西南大地上璀璨如星的人文盛景。


格式工厂1.jpg


明清年间,大量的外省移民迁徙到四川生活,两湖、甘陕、中原……不同地区的人们来到巴蜀大地上,他们在风俗习惯、语言交流上保留着各自独特的文化,形成“五方杂处,习俗各异”的社会文化现象。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来自不同地区的文化习俗融合在一起,对川渝地区原有文化造成深刻的影响,其中包括了广受民间喜爱的曲艺艺术——川剧


川剧受移民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唱腔上,川剧发展出了不同的声腔:受江西“弋阳腔”影响的高腔、受江浙地区影响的“昆腔”、受秦腔影响的胡琴和弹琴,以及巴蜀农村地区“秧苗戏”创新发展而来的灯戏。在地域上,形成了以四条河道为名的四个流派,其中就有成都地区的“川西坝”和重庆地区的“下川东”




格式工厂2.jpg


“川西坝”以成都地区为中心,分为南、北二路,南路包括温江、郫县、崇州、都江堰,北路则包含广汉、什邡、绵竹、绵阳等。“川西坝”是川剧发展的一条重要河道,本以高腔、灯戏为主而胡琴、弹戏居次,后由于川剧名作家黄吉安所作剧本多胡琴戏,如《江油关》《金牌诏》《三伐宋》等,加之一批擅唱胡琴戏的名角,于是胡琴戏开始盛行。


川西坝一带最有名的胡琴戏唱角莫过于浣花仙,其本名李少闻,祖籍陕西,自幼生长于成都,起初搭唱灯影戏,后来改唱川戏,因唱旦角,因而起了“浣花仙”的名号。“他的唱腔融入四川杨琴和陕西梆子,加以创造发展,自成一格,其唱腔华丽、清脆、圆润、纯正,树立起当时人称为‘坝调’(或‘省调’)的流派”即“浣派”,其《断桥》一折,“青儿以旦角扮演,声腔用盖板,名曰《陕断桥》。” 浣花仙有一副好嗓子,吐字板正清晰,唱腔柔婉细腻,而且会操琴打鼓,对发展和丰富川剧中的胡琴戏有重要的贡献。


“山村社戏赛神幢,铁拨檀槽柘作梆。一派秦声浑不断,有时低去说吹腔。”康熙年间绵竹县令陆箕永在观看当地的秦腔表演后写下这一首竹枝词。同样的,清人杨甲秀在《徙阳竹枝词》记录:“秦腔迭唱间三弦,荡桨人来望欲仙。喜得一城狂拍手,大家随着采莲船。”词中附带注释:“元夜,采莲船灯,用俊童装船娘,杂唱秦腔。” 秦腔在川西坝一带的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3.jpg




“下川东”以重庆为中心,涵盖涪陵、万县等地,上演剧目多为弹戏、胡琴及高腔。重庆地区水路通畅,是长江上游的水运中心,商旅往来络绎不绝,常有京剧、汉剧、秦腔等各路戏班来演出。众多戏班和艺人会聚重庆,其相互之间的交流难以避免,有的班社艺人还受邀加入其他班社。璧山人林堃阳,组织林家玩友班,传授家中传艺。林家班常活动于璧山、合川、永川等县乡场。后率林家班至资阳河一带寻师访友,艺术大有长进。再后,搭下川东隆庆班演出,很受欢迎。


班社艺人们出于扩展戏路,吸引观众,也自觉或不得不吸收其它戏种,因此,清代戏曲艺人,一人兼习几种声腔的情况常见,最终发展为同一剧目中包含多种声腔,形成“川夹京”“川夹汉”“川夹陕”现象,成为“下川东”川剧最显著的特征。


石韫玉,又号花韵庵主人,江苏吴县人,嘉庆四年至十一年(1798-1805)期间任重庆知府。他通晓戏剧,曾撰写9 个单折戏于重庆地区表演,取名为《花庵九奏》,其中《桃源渔父》《琴操参禅》《梅妃作赋》对后世流传的川剧剧目《桃源洞》《东坡游湖》和《絮阁藏梅》有着很大影响。


李调元在《雨村诗话》中记载:在成都一位十四岁少年,“为人诓去,诱入梨园学戏,其兄寻觅半年不得,后闻在重庆某班装旦色,声名籍甚,乃踪得之”。又记:乾隆四十四年(1779) ,巴县艺人马九儿随魏长生同赴北京献艺,变“西秦梆子”为“川梆子”。可见“下川东”地区的川剧吸收了多地的戏曲艺术。




除“川西坝”与“下川东”外,川剧还有“资阳河”及“川北河”两派,资阳河包括以自贡、内江、资阳为中心的川南一带,以高腔见长,善打击乐,由四川中古文化受江西移民影响发展而来。川北河,涵盖川北嘉陵江流域,以阆中和南充为中心,受陕西移民影响的弹戏最为盛行。


在明清移民浪潮的影响下,各地的戏曲艺术对川剧产生了冲击,而正因为能够兼容并蓄、采各家所长,川剧才有了如今的面貌。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迎宾大道8号

TEL:028-87644816

EMAIL:scyjwh@163.com

扫一扫 关注我们

© 2022-2030 版权所有 四川远近文化 备案号:蜀ICP备11005816号-5 文网文:川网文[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