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说东坡(41)丨美味之蚝,唯东坡知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2-12-02

东 坡 名 菜


格式工厂1.jpg

格式工厂2.jpg


经久不衰的往往历久弥新

苏东坡的作品是如此

东坡美食也是如此

3.jpg

▲  田牛老师创作《生蚝》 国画小品


4.jpg

▲ 瘦鬼老师创作《食蚝》书法小品




     01


苏轼20岁中进士,30岁就成为当时能开宗立派的大文豪,名气、才气双收的他不仅一路开挂加官进爵,未来看起来更是一片光明。

也许是苏轼的前半生太过成功了,他不会想到后半生竟会是一路荆棘。性格决定命运不假,而苏大学士不合时宜的性格注定了他会经历一些波折,从政40年,官至一品,被贬3次,流放数十年,先是高开低走,然后越走越低,越走越远,最后他走到了天涯海角

格式工厂5.jpg




     02


绍圣四年(1097年),苏轼被贬儋州,这里和大陆隔海相望,除了探险家会来此地,剩下就是被贬的官员偶尔光顾。苏轼在来琼之前,已向家里人交代好后事,只带了小儿子苏过同行,甚至在抵达后一不做二不休,第一件事情就是买好棺材,然后看好长眠之地,全然放弃了挣扎的样子。

虽然儋州生活条件艰苦,“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一切都还是未开化的状态,但是苏轼竟然完美地适应了,没有吃的东西就自己找吃的,没有住的地方就造一个桄榔庵,无墨可写就自己制墨写文章,还自学中医给别人看病,生存技能满分。

苏轼无事可做时喜欢到处走走,看看风土人情,结识有趣人士,同时也不忘考察民生疾苦。看到当地农业落后,荒田较多,苏轼便将自己在黄州学习到的耕作之法教授给百姓,以帮助他们开垦良田,并劝慰农人多种植粮食,间接促进了海南当地农业的发展。

面对海南饮食取材广泛的特点,苏轼也是以一种开放的态度渐渐尝试接受本土的饮食文化。但他对“土人顿顿食薯芋,荐以熏鼠烧蝙蝠。旧闻蜜唧尝呕吐,稍近虾蟆缘习俗”这种原生态吃法仍然无法接受,决定自己开发一些从未有过的新品。

6.jpg



     03


海南四面环海,最不缺的就是海鲜,放眼望去皆是取之不尽的天然食材,强大的生存能力很快让苏轼发现了一道特色美味——生蚝。生蚝一般指牡蛎,不仅肉鲜味美、营养丰富, 而且具有独特的保健功能和药用价值。

生蚝以壳粘着在其他物体上而生,一般分布在潮间带和潮下带水深不超过10米的地方,因为当时人们还不会食用,所以生蚝一般无人问津,遍地都是的生蚝,比捡石头还容易。

一个吃货的终极修养,就是敢于尝试别人没有吃过的东西,而苏轼做到了,至少在当时当地,他是第一个吃生蚝的人。

众所周知,苏东坡不仅爱吃,还喜欢尝试各种创造性的美食做法,他将生蚝的做法进行了改良,把生蚝与酒一起进行烹煮,煮熟之后又将生蚝进行烤炙,这样做出来的生蚝味美肉香,吃起来也更好吃。

在《食蚝》中,苏轼写道:“己卯冬至前二日,海蛮献蚝。肉与浆入与酒并煮,食之甚美,未始有也……每戒过子慎勿说,恐北方君子闻之,争欲为东坡所为,求谪海南,分我此美也。”

这是苏轼写信给大儿子苏迈,说自己在儋州吃到了从来没有过的美味,信中他将生蚝的做法一一道来,最后还不忘提醒不要公开生蚝的秘密,唯恐京城的士大夫大老远跑来和他抢吃的。在诗文结尾,苏轼用戏谑的语气表达了他独享生蚝的私心,硬是把被贬的“痛苦”变成了舌尖上的“痛快”,看似深处逆境,其实是在享受当下。


格式工厂7.jpg




     04

别人以为他是被贬天涯,无路可退,无计可施,却不知他在儋州兴办学堂、开坛讲学,开化了这片蛮荒之地,使其“书声朗朗,弦歌四起”,数年后结束了海南没有进士的历史。

他以酒入蚝,以蚝入诗,在仕途失意中打开了人生的境界,在颠沛流离中寻到了自在的灵魂,用一道道美味消除贬途的疲劳,用一篇篇诗文成就苏东坡文学的灵性。

林语堂形容苏东坡的一生是“人生的盛宴”,而苏东坡在对传播美食文化所做的贡献,堪称宋代贬谪士人中的代表人物,留有诸多美食文章传世。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迎宾大道8号

TEL:028-87644816

EMAIL:scyjwh@163.com

扫一扫 关注我们

© 2022-2030 版权所有 四川远近文化 备案号:蜀ICP备11005816号-5 文网文:川网文[2019]